欢迎访问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官方微信|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cpem标语
   
顶部动图
金巡奖
  • 金智信息
  • 国电南自
  • 深圳普宙
  • 联想
  • 国网信通
  • 艾睿光电
当前位置:首页 > CPEM推荐

取消“强制配储”,对储能行业有何影响?

2025-02-13分类:CPEM推荐 / CPEM推荐来源: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

《通知》要求,强化改革与优化环境协同,坚决纠正不当干预电力市场行为,不得向新能源不合理分摊费用,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


沉疴已久:储能建而不用

强制配储是中国储能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为储能行业提供了稳定的增量市场,尤其支撑了发电侧储能(如光伏、风电配储)的装机需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饶宏在2024年指出,全国有28个省(区、市)出台10%—20%新能源配储政策,新能源配储占电源侧储能比重超过80%。

然而,因为储能政策环境和商业模式不成熟,建而不用、利用率低等问题广为行业诟病。

究其原因,一方面,储能对新能源消纳的价值并未得到有效验证;另一方面,一刀切地将新能源企业和储能企业强制配对,部分项目为应付政策而选择低效储能设备,造成了大量资源浪费。

据中电联发布的统计数据,尽管电源侧成为储能建设的重要阵地,新能源配储装机占比高达41.05%,但2024年上半年平均利用率指数仅为31%。


储能行业趋势

强制配储政策的取消,可能对行业造成阵痛,部分缺乏经济性的配储项目可能被搁置,短期内电源侧储能需求下滑,已规划的储能项目可能面临延期或取消风险。但长期看,此次政策将推动储能从“强制配储”转向市场驱动的“自愿配置”,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如分时电价、现货交易)将成为储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支撑。

1、强制配储→自愿配置:取消强制配储不意味着企业不再建设储能。新能源发电带来的波动性依然存在,而且随着强制配储取消,以及此次新能源的“全面入市”,电价的波动反而会更加剧烈。

近两年来,山东、山西现货市场在新能源出力高峰期出现的持续低电价甚至负电价。2025年1月19日-20日,浙江电力现货市场最低价出现-0.2元/度,利益将驱动新能源项目自愿配储。


2、配储更实际:在弃风弃光严重、电网接入受限的区域,新能源项目仍会主动配储以提升消纳能力,但配储比例和时长将更贴合实际需求。

3、尾部企业淘汰:取消强制配储后,储能项目的投资将更多由实际经济性决定。新能源企业将通过成本收益分析自主选择是否配储,倒逼储能行业提升技术、降低成本,向更高容量、长寿命、高安全性发展。储能行业将加速低质企业出清,头部集成商和电芯厂商将凭借技术优势进一步巩固地位。

4、商业模式更加多元: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如峰谷电价扩大、现货市场完善)将增强储能的套利空间。储能可通过参与辅助服务(调频、备用容量)、需求响应等获取收益。若引入容量电价机制,储能固定成本回收将更稳定,商业模式更加多元化。

5、投资重心变化:政策取消后,储能投资重心可能向电网侧(如独立储能电站)和用户侧(工商业储能、虚拟电厂)转移,这些领域更依赖市场化收益机制,灵活性更高。

6、规模化发展:大型储能项目将逐渐成为主流,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提供有力支持。

7、智能化管理: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将推动储能设施的智能化管理。通过实时监测、预测和优化储能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电力交易策略,实现储能设施的高效运行和最大化收益。



END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合作伙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0
  • 11
  • 12
  • 13

logo.png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 2016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604990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