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官方微信|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cpem标语
   
顶部动图
智创奖
  • 金智信息
  • 国电南自
  • 深圳普宙
  • 联想
  • 国网信通
  • 艾睿光电
当前位置:首页 > 智能发电

国家电投黄河公司推进清洁能源发展

2024-09-13分类:智能发电 / 智能发电来源:中国电力报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黄河之水横贯千里,滋养着沿岸九省,以宽广的胸怀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初秋时节,走进黄河上游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连珠成串的梯级水电站、片片光伏板汇聚形成的“蓝色海洋”、迎风旋转的巨大风机……将大自然的无私馈赠,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守护着万家灯火。


扎根青海高原二十五载的国家电投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黄河公司”),坚持全面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锚定“3060”目标,积极培育发展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全力谱写黄河上游流域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截至目前,黄河公司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068.84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规模占比达91.46%,其中在青海装机2562.35万千瓦,约占青海省电力总装机的47%,是青海最大的发电企业、最大的清洁能源企业、最大的电力保供企业,依托清洁能源发展,推动生态环境修复与改善。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水力发电企业,黄河公司在电站开发建设初期便将生态环保因素纳入考量,始终践行“建设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方百姓”的理念,实现了黄河上游水电资源开发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相得益彰。


截至9月初,黄河公司在黄河上游流域青海境内开发了13座梯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1083.78万千瓦,在青水电装机占全省水电装机的80%。其中包括龙羊峡、拉西瓦、李家峡、公伯峡和积石峡5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正在加快建设羊曲水电站,规划建设茨哈峡水电站。建成的每一座水电站都是一个生态景区,每一个水库都是湿地公园,每一个水库都是“中华水塔”的蓄水池。


随着黄河上游梯级电站水库的相继蓄水,龙羊峡—青铜峡河段的湿地面积增加了600平方千米,“库区效应”改善了局地生态气候,黄河两岸植被、绿地覆盖面积增加150公顷以上。通过大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已建水电站共植树、种草、造林面积达1.48平方千米,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


特别是装机128万千瓦的黄河“龙头”电站——龙羊峡水电站247亿立方米的库容,在黄河流域水量调度、防凌、防洪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拉西瓦、李家峡、公伯峡、积石峡等装机百万千瓦级的水电站,不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更是作为西北电网主力调峰调频电站,承担着电网削峰填谷任务,对电网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待装机120万千瓦的羊曲水电站年底实现3台机组投产后,黄河公司水电产业支撑保障青海光伏和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能力将进一步提升,以“主力军”助力青海建设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


数据为证,大中型电站库区的拦沙作用,使黄河的输沙量降低了近61%,保障了黄河两岸地区用水的水质标准。通过梯级水库的联合调节,黄河的凌汛破坏率从86.08%~100%降至11.77%~18.23%,有效减轻了中下游防洪防凌压力,凌期平均封河日期推迟、平均开河日期提前、封冻天数缩短。


黄河公司还与青海省渔业环境监测站合作,修建黄河干流鱼类增殖站,启动流域水电站生态环境监管系统建设试点,全过程监管所属河段的各类生态环境和主要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开展黄河土著珍稀鱼种的保护工作和野生花斑裸鲤等亲鱼捕捉与人工驯养试验,累计增殖放流各类鱼种近800万尾,有效保护了脆弱的高原生态。其中黄河裸裂尻鱼人工驯养和繁殖成功,在青海省尚属首次。监测显示,黄河源区水域生态环境总体状况良好,植物种群、鱼类和候鸟等生物的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野生动物种群明显增多。


将生态理念融入光伏建设


黄河公司充分利用青海的资源禀赋,大力推进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建成国内首条从多晶硅生产制造到组件回收的绿色循环光伏全产业链,助力青海全面建成海南、海西两个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截至8月底,黄河公司在青海建成投产的大规模并网光伏电站总装机达837.17万千瓦,相继打造了“水光互补”“实证基地”“水光风储多能互补基地”“青豫直流特高压外送基地配套电源”等一大批里程碑式的典范项目,创造了光伏领域的“五个世界之最”,获得2项吉尼斯世界纪录,赢得“世界光伏看中国、中国光伏看青海、青海光伏看黄河”的美誉。


早在2010年,为了解决西藏山南无电地区的用电问题,黄河公司建设了10兆瓦桑日光伏电站,并首次在施工建设中提出了“保持生态原貌”的高要求。随后,在建设大规模并网光伏电站时,黄河公司牢固树立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的理念,在电站设计、施工、安装等环节开展环境保护措施的研究、避免破坏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


卫星遥感影像和监测数据显示,光伏电站建设有效减小了子阵区内的风速,有利于退化草场的恢复,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以共和光伏产业园区为例,从2012年至今的十余年间,园区植被覆盖率随着光伏电站的建设也在逐年增长,增幅达15%。建设光伏电站以后,光伏子阵内平均风速降低41.2%,空气湿度日均增湿2.8%,20厘米深度土壤增湿32%,植被覆盖率增加80%,减少荒漠化土地面积超过100平方千米。


装机容量85万千瓦的龙羊峡水光互补光伏电站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典型案例。工程建设初期,在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时,黄河公司专门将环境保护条款写入其中。同当地有垃圾处理资质的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将现场垃圾进行回收,统一处理。施工中采取在现场开挖后将土回填播撒草种的施工方案,将现场破坏程度降至最低,草场经过一年的生长休养期,原有地貌得到恢复,有效保护了草场生态。


为了让清洁能源发展与技术创新成果更多惠及群众,黄河公司积极探索和发展“光伏+生态+惠民”的新模式,雇佣当地牧民清洗光伏电站组件,增加就业机会的同时,一同带动了当地的交通、商业、城镇建设、服务业、旅游业的发展,加速了黄河上游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和繁荣稳定。黄河公司还在光伏电站周边盖起了一座座羊圈,雇佣当地牧民养羊放牧,实现了板上发电、板下牧羊。针对当地土壤、水质、植被情况,探索种植昆仑雪菊、透骨草、紫苏、牛蒡子等高原生态作物,使光伏产业成为惠及全省人民的阳光产业。


“原来这里土地沙化严重,一片荒芜。自打黄河公司建了电站以后,草长起来了,我们也可以放牧了,收入也提高了。”家住海南州共和县铁盖乡的牧民向占奎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提到这几年家乡的变化,他感慨地说。


从黄河上游的梯级水电站连珠成串,到熠熠生辉的无边光伏园区,黄河公司不仅书写了绿色发展的新篇章,更在保护“三江之源”和“中华水塔”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广袤的青藏高原上,黄河公司将继续用清洁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守护生态底色,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合作伙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0
  • 11
  • 12
  • 13

logo.png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 2016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604990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