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官方微信|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cpem标语
   
顶部动图
智创奖
  • 金智信息
  • 国电南自
  • 深圳普宙
  • 联想
  • 国网信通
  • 艾睿光电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力资讯

2024年新疆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 绿电首次突破百亿千瓦时大关

2025-01-23分类:电力资讯 / 电力资讯来源:中国新闻网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在天山南北广袤的戈壁上,一组组光伏板装点成深蓝色海洋,在阳光下星罗棋布、熠熠生辉;一排排风机拔地而起如同“白色森林”,巨大的叶轮随风舞动,源源不断地将风能转化为绿电。新疆,正凭借其丰富的资源优势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在新能源发展的道路上绘就一幅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的壮美画卷。

2024年,新疆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成为西部地区首个新能源装机过亿的省份。国网新疆电力深入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立足能源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加快“疆电外送”通道建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新能源并网消纳能力,成为推动新疆新能源产业稳健前行的关键力量。

释放绿色发展动能 坚强电网支撑能源转型

1月17日,在巴里坤±800千伏换流站内,运输电气设备的大型车辆川流不息,多个作业区域陆续开启设备安装调试工作。作为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送电端换流站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这也是新疆第五条疆电外送输电通道。

“疆电外送”是消纳新能源的方式之一,截至2024年度,新疆累计外送电量超过8600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外送占比近三成。

目前,新疆正深入开展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疆电外送特高压第四、五通道研究论证和疆电外送整体布局研究。正在建设的“疆电外送”特高压第三通道——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将接入风电、光伏、光热等新能源1020万千瓦,新能源电量占比超70%。预计该工程建成投运后,新疆新能源外送电量将实现绿电过半。

主动超前谋划新能源消纳工作,在基础设施建设支撑方面,2024年,一系列电网重大工程加快推进。全年建设超特高压电网工程26项,线路长度5427千米、变电容量4350万千伏安,新开工将军庙、五彩湾北等15项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产巴州—铁干里克—若羌等9项750千伏输变电工程。

2024年10月1日,随着塔城—乌苏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新疆北疆环网正式建成,标志着新疆电网“内供五环网、外送四通道”主网架格局全面形成。新疆已建成我国750千伏变电站数量最多、线路最长,220千伏变电站覆盖范围最广、电压级差最大的省级电网,实现新疆东部与西部、南疆与北疆在昼夜、季节上风光互补、电力互济。

在电网的强力支撑下,新疆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新能源基地得到快速发展,集中建成了哈密、昌吉、乌鲁木齐3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和10余个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

据统计,2024年在新疆电网区域内新能源发电量达到116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7%,新能源发电量增量超过总电源发电量增量的80%,成为新疆第一大电源和发电量增量主体,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绿色动能。

聚焦聚力绿色低碳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推进

2024年12月30日,随着第二批“沙戈荒”项目哈密玉山风电场并网,新能源成为新疆第一大电源。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对电网的稳定安全运行带来巨大挑战。

相关研究表明,每新增1000万千瓦新能源,将增加调峰需求650万千瓦,增加一次、二次调频需求100万千瓦、250万千瓦。新能源电力的稳定供应需要大量调节资源支撑,这为新型储能提供了发展契机。

为平衡电力系统对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的接网和消纳,国网新疆电力与各发电企业积极推进储能建设。7月,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全疆最大单体新能源储能项目开工;8月,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新疆首个新能源储能锂电池电芯项目启动;9月,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全球最大二氧化碳储能电站破土动工……

2024年5月,国网新疆电力在新疆哈密华润咸水泉风电储能一电站完成全球首个百兆瓦时级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电站性能测试,解决了大规模构网型储能电站多机并联运行稳定性难题,首次开发并成功应用了构网型储能电站智能控制器,标志着国网新疆电力在储能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依托大数据技术,国网新疆电力创新打造了新疆首个储能集控服务一体化平台,规范储能并网运行,持续优化新能源功率预测系统,提高了预测精度和系统稳定性,确保新疆电网科学精准调度。

实施“新能源+储能”双联动,发挥储能“移能顶峰撑网”作用,积极探索规模化储能应用实践,充分发挥储能在支撑电力保供等7个方面的作用,实现储能由单一促进新能源消纳向多元化综合效能发挥转变。

新疆,风光资源得天独厚,肩负国家能源战略保障基地重任,一张多元并存、协同发展的新型电力系统蓝图正在这里展开。2024年,新疆新型储能项目连续上新,发展按下“加速键”。新疆新型储能并网装机规模近1000万千瓦,位居全国前列。

新型储能是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一环。国网新疆电力通过积极开展新型储能技术示范项目,建设新能源数字技术平台,进一步提升了新能源发电的功率预测精度与自主创新能力,为新疆电网的稳定安全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促进绿色电力消费 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2025年1月14日,新疆电网新能源最大发电出力达3351万千瓦,创历史新高,新能源发电出力占到当时全网总发电出力的56%。

为促进新能源高效利用,国网新疆电力通过国分省三级调度会商,结合新能源功率预测,对火电机组开机方式进行精细化安排。同时,通过省间现货市场交易,实现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将新疆富余的新能源电量输送到其他电力需求旺盛的省份,有效促进了新能源的市场化消纳。

在推动绿色电力市场建设方面,国网新疆电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高比例新能源入市机制,实现了“新能源参与全交易品种24小时曲线”交易,并且按工作日连续开市,这种交易模式能够更好地适应新能源出力的波动特性,为新能源发电企业提供了更加灵活的电力交易平台。

国网新疆电力建立用户侧绿电消费溯源机制,印发《新疆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统计方法》,为可再生能源消纳指标的进度监测和考核提供有力支撑。推动独立储能等灵活调节资源参与中长期市场交易,进一步提升系统的调峰能力。

依托新疆丰富的绿色能源资源,国网新疆电力致力于完善绿色能源生产消费市场体系。聚焦疆内和外送两个市场,2024年新疆首次实现“绿电进京”“绿电进闽”,首次将新能源电送到吉林,新能源消纳范围扩至全国22个省份。

在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绿色升级中,国网新疆电力积极推广绿电与绿色电力证书的多场景供应,全力打造“绿色疆电”的品牌形象。今年以来,国网新疆电力持续拓展绿电供应范围,在2月央视春晚喀什分会场、5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发展大会、6月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等疆内18项重大赛事活动100%绿电供应,营造了绿电消费的良好氛围。

通过一系列举措,新疆绿电绿证交易规模不断扩大。2024年,新疆消纳绿电首次突破百亿千瓦时大关,达到106.7亿千瓦时,为2023年全年消纳规模的4.1倍。其中,通过绿电电力市场消纳绿电20.8亿千瓦时,为2023年全年规模的4.85倍;通过绿证市场购买绿证859.4万张,折合绿电85.9亿千瓦时,为2023年全年规模的4倍。

河山添锦绣,星光映万家。国网新疆电力将持续开展新型电力系统技术攻关,推动源网荷储协同发力,健全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的市场机制,加速推进外送通道建设,让更多“绿电”走进千家万户、点亮万家灯火。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合作伙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0
  • 11
  • 12
  • 13

logo.png

CPEM全国电力设备管理网  © 2016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604990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