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累计实现20多项原创科技成果产业化,研发人员人均产值约1300万元,助力实现净利润平均增速超40%、营业收入平均增速超30%,上市不到两年实现市值翻番并入选科创100和上证380指数……这是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网科技公司”)交出的一份成绩单。
入选“科改企业”以来,南网科技公司深耕高端装备和新型储能赛道,打通了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的路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打通创新链和产业链
在外界看来,南网科技公司像一匹创新“黑马”。2020年11月,广东电科院能源技术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并更名为南网科技公司。
“创新链与产业链脱节,协同不足,产业创新和升级缓慢……这些传统科研院所转型过程中的痛点,曾经我们都有。”南网科技公司副总经理林国营坦言,“在考核指标驱动下,公司各单位科技成果转化收入年均增长达20%的较快速度,但科技成果转化总体收入占科研投入比例不大,管制类、科研单位与新兴业务单位成果转化对接机制不健全,成果转化收益激励效果总体有限,科技资源优势没有完全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2020年,南网科技公司入选“科改企业”名单,以此为契机,南网科技公司逐步建立起了一套以市场为导向,融合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科技创新体系。
“丝路”系列配用电智能化产品的诞生,是南网科技公司深化改革创新,实现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成果之一。
这种融合首先体现在了科技规划中。南网科技公司实现了“丝路”技术突破,建立了产品图谱,用“技术战略图谱”指导短、中、长期的技术储备规划,从而在核心技术的研究及标准制定上占领制高点。
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还体现在合作伙伴的遴选过程中。南网科技公司围绕“丝路”产品图谱,确定了技术水平、合作意愿、生产制造能力等18项遴选标准,基于该标准引入技术互补的生态链合作伙伴。同时,基于开放互信的原则,南网科技公司与生态链合作伙伴建立了模块化合作攻关模式,联合研发能力成熟度(CMMI)达到最高的5级,高效高质地完成了原型样机开发,研发周期较传统模式缩短30%。
为了进一步优化创新生态,南网科技公司根据实际需求,对科技项目揭榜挂帅的方式进行了拓展,通过分类施策,提升了科技项目的管理成效。
充分激发员工活力
在打通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同时,还需要资金链和人才链上的资源要素实现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以解决技术创新人才激励不足的问题。
南网科技公司积极推动内部工资分配改革,通过给分配权、分配资源、分配导向、分配工具等手段,形成了有效赋权,让内部薪酬分配资源真正向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倾斜。打破了岗级限制,实现“多劳多得、绩优厚得”,2023年部门内部分配差距最高达4.8倍。
“现在技术人员的收入与岗级基本关系不大,只要员工的业绩好、贡献大,部门就可以根据事先确定的规则给予员工相应的收入。南网科技公司还有针对研发人员的专项奖励,2023年我们团队获得了金牛奖,不仅让个人得到了实际的回报,也让团队的士气高涨。”南网科技公司智能无人作业装备体系技术团队负责人麦晓明说。
在完成内部工资分配机制改革后,南网科技公司仍存在岗位与市场不接轨、员工岗位晋升通道受限、核心技术骨干不清晰等问题,为畅通岗位晋升及下降通道,与市场充分接轨,南网科技公司决定开展市场化岗位体系建设。在序列、职级、岗位三个层次拉开薪酬水平差异。“岗位价值是能带来多少收入、贡献多少核心竞争力定出来的。”南网科技公司副总经理李爱民说。
从2023年开始,南网科技公司实施产品经理、项目经理责任制,并授予各事业部直线经理充分的自主权,由各事业部确定任职资格条件,自主开展选聘,并以专项奖金的形式给予待遇。“自从实施产品经理、项目经理责任制后,员工责任心和工作主动性提高了很多,一改以往没有人愿意当的情形,有些经理岗位还需要通过公开竞聘去选人。因为产品经理、项目经理的专项奖励与考核挂钩,大家的工作质量也自觉提高了。”南网科技公司电源事业部负责人高庆水说。
持续巩固改革先行地位
2021年,南网科技公司成为全国电力行业首家科创板上市公司。2022年,科技创新实现历史性突破,新获40项省部级科技奖励,牵头项目获中国电力科技进步一等奖。2023年,成功收购“广西桂能、贵州创星”两家子公司,快速扩大了产业创新规模。连续三年“科改行动”考核评价获得标杆等级,并成功打造两家子企业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通过改革,南网科技公司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南网科技公司积极承担新型储能项目,成功研制了高安全风冷液冷电池储能系统、兆瓦级储能变流器,初步实现储能并网核心部件自主可控。自主研发了国内首款仿人构型作业机器人“擎天”,亮相第十二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慧眼智能无人运检装备体系成为行业领先者。2023年,南网科技公司又入选国务院国资委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名单。
下一步,南网科技公司将全力优化企业战略布局,紧紧围绕统筹科改行动、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建设等各项重点工作,修订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加强战略性、原创性、全局性核心技术专利群策划布局。
同时,将全力推进新型储能国家级创新中心建设,聚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型储能创新高地。还将探索依托人才引进计划,引入系统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高层次人才,以“双聘制”进驻新型储能国家创新中心专职从事科研攻关活动,丰富公司人才队伍,并进一步推动市场化用工薪酬机制优化升级,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我们将持续巩固改革先行地位,确保公司在‘科改行动’和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创建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李爱民说。
(李梓 胡睿 戴丽萍 徐琪)
上一篇: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