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周评述
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25万亿千瓦时,未来5年装机量将增长56%;欧洲能源危机加剧,全球石油需求前景继续承压!
02
政策动态
8月1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后称《方案》)提出,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采取强有力措施,对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实行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严把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准入关,对项目用能和碳排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严格项目审批、备案和核准。同时《方案》指出,加快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落实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实施工业节能改造工程。聚焦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完善差别电价、阶梯电价等绿色电价政策,鼓励企业对标能耗限额标准先进值或国际先进水平,加快节能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推动制造业主要产品工艺升级与节能技术改造,不断提升工业产品能效水平。
28月1日,浙江省发改委、浙江省建设厅、浙江省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开展水电气领域涉企违规收费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指出,清理规范非电网直供电环节不合理加价情况。对具备表计条件的终端用户要按照政府规定的销售电价执行,对不具备表计条件的终端用户电费要由终端用户公平分摊,非电网直供电主体不得在终端用户电费中加收其他费用。非电网直供电主体不得将自用电费转嫁给终端用户,将公共部位、共用设施和配套设施用电电费、运行维护费等费用在电费中加价,以及超过规定的允许最大上浮幅度提高供电价格等。
38月2日,工信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开展2022年工业节能监察工作的通知》提出,聚焦重点行业领域,抓好重点企业、重点用能设备的节能监管,发挥强制性节能标准约束作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钢铁、石化化工、建材、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企业开展强制性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专项监察。在2021年工作基础上,对钢铁、焦化、铁合金、水泥(有熟料生产线)、电解铝以及炼油、乙烯、对二甲苯、现代煤化工(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合成氨、电石、烧碱、纯碱、磷铵、黄磷、平板玻璃、建筑和卫生陶瓷、有色金属(铜冶炼、铅冶炼、锌冶炼)行业企业开展全面节能监察。
48月2日,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发布的关于印发《关于完善期现货联动市场体系 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基于现货市场和优势产业,丰富区域特色商品期货品种,支持碳排放权、电力、商品指数、工业硅、多晶硅、锂等期货品种在广州期货交易所上市。
5工信部8月3日消息,8月1日,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召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工作座谈会。下一步,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将坚持问题导向,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和行业急需标准。
6江西日报8月3日消息日前,江西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江西省矿山生态修复与利用条例》。据悉,这是全国首部专门规范矿山生态修复与利用管理的省级地方性法规,将于今年12月1日起施行 。
7日前,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城乡环境建设管理规划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生活垃圾焚烧和生化处理能力达到3.1万吨/日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稳定在10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7.5%以上,资源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03
行业观察
新华社8月1日消息,经过建设者150余天的奋战,白鹤滩至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安徽池州长江大跨越高345米的南岸跨越塔成功封顶。白浙线是我国实施西电东送战略的重点工程,送端连接目前世界在建最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受端位于杭州临平区浙北换流站,线路全长2140.2公里。
28月2日,国家能源局召开三季度网上新闻发布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5475万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80%。截至6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11.18亿千瓦。其中,水电装机4.0亿千瓦(其中抽水蓄能0.42亿千瓦)、风电装机3.42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3.36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3950万千瓦。今年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25万亿千瓦时。
3据新华社8月2日电,中国首座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在安徽六安投运,标志着中国首次实现兆瓦级制氢-储氢-氢能发电的全链条技术贯通,并能实现从绿电到绿氢再到绿电的低碳循环。
4日前,在闽粤两省交界处的一塔基处,随着最后一根导线上塔架设完毕,闽粤联网线路主体工程全部完成,标志着闽粤联网工程实现全线贯通。闽粤两省经济发展快、用电需求大,预计2025年两省最大负荷将分别超过5500万千瓦、1.55亿千瓦,分别比2020年增长30%、22%。
云南日报8月3日消息,记者从近日举行的云南省绿色用电倡议发布会上获悉,自去年4月昆明电力交易中心开出全国首张绿色用电凭证以来,截至今年6月底,已累计为省内用电企业开出绿色用电凭证258张,累计溯源电量超过1200亿千瓦时,绿色电量折合减排二氧化碳超6800万吨。
7据大众网消息,山东省海上风电布局了以渤中、半岛南、半岛北三大片区为重点的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总规模3500万千瓦。截至目前,建成投产项目2个,并网发电60万千瓦,实现了山东海上风电零突破。
8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消息,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7月下旬与7月中旬相比,15种产品价格上涨,32种下降,3种持平。其中,液化天然气(LNG)价格环比上涨4.7%。
04
企业动态
近日,国网新源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2号机正式投产发电,为华北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促进新能源消纳提供了更加坚强的保障。据了解,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共安装12台机组,首批两台机组已于去年年底投产发电,2号机是该电站投运的第3台机组。此外,电站3号、9号机组也正在同步开展整组调试工作,目前已具备发电顶峰能力,进一步提升了2022年迎峰度夏电力保供能力。。
2中国海油8月1日消息,重达18880吨的恩平15-1中心平台上部组块在南海东部海域完成整体浮托安装,标志着我国超大型海洋油气生产设施设计建造和安装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恩平15-1中心平台是目前亚洲重量最重、设备最多的海上石油生产平台。
3海南日报8月3日消息,近日,大唐海南三亚60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发电。该项目年发电量1亿千瓦时,是第一家国家级热带光伏实证试验基地,也是三亚地区最大的集中式农光互补项目,由大唐海南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建设,该项目特点是光伏发电投产与农业投入运行齐头并进。
48月3日,中国石化和沙特阿美就在沙特的一揽子合作签署合作备忘录,合作范围覆盖石油石化项目投资、石油和炼化工程服务、物资供应、装备制造、碳补集、氢能等领域。该备忘录的签署,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双方的长期战略合作奠定了基础。
505
海外资讯
央视新闻消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新任秘书长海瑟姆·盖斯当地时间7月31日对外界表示,石油输出国组织与俄罗斯不存在竞争关系,而俄罗斯在欧佩克+机制内的地位至关重要。海瑟姆·盖斯表示,他担任欧佩克秘书长之后的首要任务是加强该组织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及消费国之间的建设性对话,解决各方分歧以维持全球石油市场的稳定。
2央视新闻,当地时间8月1日,欧盟正式开始实施上月通过的自愿削减天然气用量协议。根据该协议,欧盟成员国将在今年8月1日至明年3月31日期间,通过各自选择的措施,将天然气需求在过去5年平均消费量的基础上减少15%。欧盟理事会此前表示,减少天然气需求是为了在冬季来临之前节省成本,为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可能中断做好准备。
3央视新闻消息,据日本广播协会8月2日报道,针对东京电力公司关于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放入海的计划,8月2日,福岛县以及当地的大熊町和双叶町通知东京电力公司社长小早川,表示同意东电建设用于排放的海底隧道工程。东京电力公司根据安全保证协议向上述三方申请批准施工,获得同意后,东京电力公司将着手开始全面施工工作,计划在明年春天完成。
4央视新闻8月2日消息,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8月1日表示,初步数据显示,1月至7月,俄气天然气产量为2624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减少12%,为358亿立方米。
5央视新闻8月2日消息,当地时间8月1日,西班牙政府批准了节约能源的计划。该计划旨在遏制能源价格上涨情况下的能源浪费,强制企业、商业场所、交通工具等在夏季限制空调温度,并在冬季限制供暖温度。上述场所夏季须将空调温度限制在27摄氏度以上,冬季须将供暖温度限制在19摄氏度以下。计划要求商店橱窗照明须在22时关闭。该计划还规定行政当局须对企业的供暖系统定期进行审查,以避免能源浪费。上述措施将自公布起实施至2023年11月。
6央视新闻8月4日消息,当地时间8月3日,保加利亚天然气公司表示,保加利亚正在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就恢复天然气供应问题进行谈判,目前存在俄罗斯恢复对保加利亚天然气供应的可能性。
8国际能源署在近期发表的《2022年7月煤炭市场最新报告》中称,根据目前的经济和市场趋势,如果中国经济在今年下半年能够如期复苏,预计2022年全球煤炭消费量将增长0.7%,达到80亿吨。将与2013年总消费量持平,明年的煤炭需求很可能进一步增加,达历史新高。报告称,受天然气价格上涨影响,煤炭价格因替代效应随之上涨,近期煤炭市场严重动荡,对许多依赖煤炭发电和工业生产的国家产生重要影响,煤炭期货市场的价格表明,市场紧张状况预计将持续到明年甚至更久。同时,由于煤炭是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最大单一来源,全球持续燃烧大量煤炭加剧了对气候问题的担忧。
来源丨央视 新华社 人民网 第一财经 澎湃新闻等
/END/
往期推荐
●
●
●
●
●
●